2020年度全国范围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基本已经结束。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助推,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光明前途。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快速增加,必然导致认定门槛的逐步抬高。回顾历年来的认定工作,所需资料的细致化增加、实地走访抽查比例的逐年加大等等,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评审的要求与过程越来越细致和严格。面对一年比一年更严格的申报审核,企业应该如何应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呢?
1、提前布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想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首先就必须要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自2016年执行的新政策开始,知识产权就划分为Ⅰ类和Ⅱ类。
其中Ⅰ类含金量高,尤其是其中的发明专利更是能得到很高的的分数。而且在今后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这些发明专利都是可以反复使用。想要拿到Ⅰ类的分数需要企业对这方面进行长远规划,一个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再到下证,除去其中审查答复的时间和驳回的可能,时间短则一年半,长则两三年甚至更高也未可知。所以想短期内实现是几乎不可能的。有些企业想要通过转让受赠的方式来获得专利去申报高新认定,但是这本身不属于企业的自主研发,很难拿到高分,所以这个方法也是不建议企业这样做。
相对于Ⅰ类的周期长、实现难,Ⅱ类知识产权申报就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Ⅱ类知识产权申报常用的比如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证书等,从申请到取得证书所需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实用专利申请周期8-14个月,一般软件著作权申请周期3个月左右。所以很多企业为了申报高新认定都会在短期内临时集中申请,并且在以往有很多这种做法最终正常通过高新评审,取得国家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但是随着新政策的出台,国家对于高新评审工作的把关越来越严格,此举做法已引起评审专家对其知识产权技术的怀疑,为了申报而临时拼凑的知识产权势必在高新认定中处于劣势地位。
综合以上,企业应当根据正常的项目研发时间逐项进行有计划的申请。每年有计划申报3-5项,这样在申报高新认定填写RD表(指申报当年近三年内的研究开发项目,每个项目写一个表格)时,可以根据对应时间来归纳在内,这样不管是从时间跨度上还是研发的科技成果数量上都是可以符合高新评审要求。
2、提前归集研发费用,建立财务数据
高新企业认定评价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是财务数据指标,只需要企业提前梳理做好准备,无需增加其他成本就能提升评分。财务指标包含销售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这两项分别占十分。企业需要统计近三年的销售收入和净资产数据,以便在高新认定工作中统计销售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
财务指标还包括研发费用占比,在高新认定工作指引中明确规定了研发费用归集的范围,同时明确指出企业应对研发费用进行单独列支到具体研发项目。在2016年的新政策中就新增加了一个“企业研发费用辅助账”,并且该资料在评审中具有一票否决权。所以对于研发费用企业应当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并单列到具体研发项目,逐项进行归集调整,做好研发费用辅助账,保存好相关支出的原始凭证,以备后续实地走访核查,避免不应该的失分,从而提高高新认定通过率。
3、理清人员关系,确定人员比例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科技人员包括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人员、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管理人员和专门提供直接技术服务人员。同时在对科技人员的定义中附加了条件,强调上述三类人员在企业的累计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即通常的半年概念)。此统计的工作时间概念为员工从入职到申报年度的12月31日的时间在183天以上,故此附加条件的限制对成立时间短、科技人员流动频繁企业是非常不利的。
4、提前规划,做好立项评估与管理
一个拥有完善的研发机制的高新技术企业,才能满足持续研发的需要。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要及时关注企业内部研发活动,在申报高企认定工作的前期做好项目规划与定位,确定研发项目名称、所属高新领域、数量以及研发时间段,做好立项评估与管理,同时配合研发辅助账归结研发项目费用,建立周全的制度保障使风险可控。必要时候可以借助外力,突破技术难题,以此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使其能在评分中获得高分。
综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不是一个“快餐”工作,企业要针对高新认定必要性的指标提前做好规划。在日常工作中多积累、多归结,多加重视企业日常中的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企业认定高企成功率。所以想要申报高新认定的企业,抓紧时间开始准备吧!
看的辛苦不如直接问!! 商标;专利;版权;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