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鳢鱼商标 > 科技创新 >

“天问一号”探测器为什么要进行轨道修正?发动机表现如何?

发布网站:人民网     发布日期: 2020-08-04 08:26:34     

8月2日7时,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N(牛顿,力学单位)发动机工作20秒钟,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

自7月23日成功发射,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太空中飞行230个小时,距地球300万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测总体部部长耿言告诉记者,“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入轨时的精度非常高,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探测器已在太空飞行了9天多的时间。这段时间,测控人员一直在跟踪“天问一号”,截至目前,探测器各系统工作正常。

为什么要进行轨道修正?

耿言解释,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过程中,探测器会受到入轨偏差、控制精度偏差以及一些微小扰动等因素影响。由于探测器长时间处于无动力飞行,微小的位置速度误差会逐渐累积和放大。因此执行飞行任务时,科研人员需要根据测控系统测定的探测器实际飞行轨道与设计轨道之间的偏差,对探测器的飞行轨道进行修正,确保探测器始终飞行在预定的轨道上。

“探测器飞向火星的过程中,我们会设计一条理论轨道,但实际飞行中不会严格按照理论轨道来飞,多多少少会有些偏差。因此,在整个地火转移轨道阶段,我们会设计4到5次的中途修正。”耿言介绍。

事实上,由于“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入轨精度很高,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需要调整的幅度非常小。

在轨道修正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轨验证探测器的3000N发动机。

“这是探测器上天之后第一次开机,之前都是在地面上进行的验证,真正到了太空中表现如何,今天的20秒点火开机非常关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系统产品保证经理饶炜话语间难掩兴奋之情,“从开机实践来看,发动机表现良好!”

据介绍,由于探测器已距地球300万公里,给测控工作带来10秒的时延,而随着探测器越飞越远,长距离带来的时延与信号衰减将给测控工作带来更大难度。为了确保“天问一号”完成第一次中途修正轨道控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编制了200多条正常飞控指令计划,制定了20余项故障预案。

这次轨道中途修正之后,“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历深空机动和数次中途修正,飞行6个多月后抵达火星附近,通过制动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开展着陆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工作。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深空探测组组长金文马告诉记者,“中途轨道修正的关键在于修正时机的选择以及每次修正的实施精度。”具体到地火转移段,计划在探测器入轨约60天左右,实施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之后约20天,计划实施深空机动。此后直至被火星捕获之前,还计划实施两次轨道中途修正,分别在2020年的10月底与2021年的2月初。

本文标签: 天问一号 轨道
科技创新
鳢鱼商标
鳢鱼商标是一家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现有...【查看详情】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版权服务

法律服务

商标交易

关闭

看的辛苦不如直接问!! 商标;专利;版权;法律

稍后再说